如果要为胶片照相机写一部历史,不能不说的是:成也柯达,败也柯达。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胶卷的可携式照相机;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95年,柯达首度发布了研制成熟的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之后不过十几年间,凭借着电脑技术的长足进步,数码相机遍地开花,胶片相机从此一蹶不振。今年8月,这家百年老店完成了破产重组的第一步,新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商业和包装材料印刷的小型数码影像公司,将主营打印的相关业务。但现任柯达影像的总裁丹尼斯·奥尔布里奇表示,仍将继续生产胶卷。
这让胶片爱好者略感心安。不过,发烧友的执着终究难抵滚滚而来的数码浪潮,从“暗箱操作”到随处可见的“长枪短炮”,从曾几何时家家都有的影集到网络相册,相机的更新换代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使用习惯,也带来了摄影爱好者交流方式的变化。
图虫网创始人沈振宇早在2003年刚刚被保送上北京大学的时候,就萌生了建立摄影社区网站的想法,“当时数码单反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论坛里的大多数照片,都是胶片机拍摄、扫描之后上传的。但是即使这样,论坛里摄影爱好者的拍摄热情、交流热情,却仍然**地高涨。”沈振宇在博客里写道。2007年,随着数码相机大面积在中国摄影爱好者中普及,还在北大读书的沈振宇借创业大赛的机会创立了图虫网,几经修改,2009年3月9日图虫正式上线。现在图虫已经成长为拥有20万注册用户,400万照片的摄影社区。
图虫在首页上明确了自身定位:“图虫不是网络相册,是专业摄影社区。”注册图虫网以后,用户会有一个社交网站式的页面,可以发照片、发文字、关注好友、进行评论等。
图虫旨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发布和交流的空间,“在人人、微博上很多人其实根本不懂得摄影,看到好照片只是捧,实际上没有多少有价值的讨论,交流也多数是比较业余的。”沈振宇认为,专注于摄影是图虫区别于普通社交网站的最大特色。
图虫要求上传的照片必须是“原创摄影作品”,呈现出的图片是大幅的960万像素,点击图片还会出现拍摄数据等。这给喜欢向网上影友学习的王瑶提供了便利,“记住别人的数据,在同等光线条件下,自己也这样去拍、去模仿。”
自2010年与《影像视觉》杂志达成合作举办摄影月赛起,图虫开发了小组比赛功能,在图虫网“正在进行的活动”一栏中,既有与专业杂志共同举办的摄影大赛,也有“人像不给脸”等比较有意思的小活动。此外,图虫还兼具小组和论坛功能,主题分类都是依照摄影习惯来进行。如“大武汉摄影交流”、清华大学校友摄影协会等小组,以及纪实摄影讨论、后期处理讨论、器材大家谈等论坛讨论区。自今年9月开始,图虫在进行新一轮的改版,把原来混乱的小组进行梳理,用户量也得到了图虫现阶段专注于线上,很少组织线下活动,但在校时担任北大摄影协会会长的沈振宇认为线上线下的交流之间有互补关系,图虫鼓励小组自行组织活动,偶尔也会举办摄影沙龙或者邀请专业摄影师来进行摄影讲座。
苏旭是图虫网上排名靠前的摄影师,正是对BBS上网友们拍摄的照片心生羡慕,使他走上了摄影之路。“那种拿着相机游走在别人不会踏及的地方,然后拍出自己觉得还不错的照片的时候,是很想让别人一起分享我的喜悦的。”现在经常有影友在网上向他请教摄影方面的知识,苏旭也会应一些摄影团体之邀或者参加人人网线下分享会等形式与影友们交流。苏旭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效率也更直接,网上的交流则更方便,而且很多线下的影友就是在网上认识的。“有时候我出去采风租车需要拼人,发个帖子,大家就会积极响应一起出去,两三天的时间可以成为朋友,我觉得是件很有益的事情。”
与“自学成才”的苏旭不同,某高校摄影系本科在读的张贺则认为真正的摄影交流比较理想的方式是看原片,“用专业的显示屏才能看出门道来,网上几百K的图片看不到细节。”但大多数非科班出身的摄影爱好者没有学院的便利条件,张贺认为这更需要线上摄影社区加强把关:“一方面保证照片确实为本人拍摄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提高上传照片的门槛,比如组建网上的摄影部编辑协会等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发布,加强网站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