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赚了8万,重庆有上千家在竞争,高不成低不就……李路平想问:
对于一个赤手空拳的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或许并非是模式或定位,而是经历百转千回,峰回路转的坚韧和勇气。创业让梦想飞起来,让人站起来。
小企业在路上
李路平在杨家坪西城天街租了一间写字间做摄影工作室,我们去采访的那天下午没有拍摄任务,李路平的同伴在一旁看片、修片,他接待了我们。目前,凭借着过硬的摄影技术,李路平的摄影工作室已经闯过了初创时期的艰难,去年有了8万元左右的利润。但是,困扰他的最大难题也来了———面对上千家摄影工作室的同质化竞争,公司如何打破瓶颈,让未来活得更好?
三尖摄影的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杨家坪离黄桷坪很近,四川美院是李路平的母校,那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艺术家,也包括很多青年摄影家。在李路平的名片上,写着多个专业奖项。
据说,重庆有上千家摄影工作室,经营者有的是美院毕业的学生,有的是从各大影楼辞职后的创业者,他们面临的困难很相近———在品牌影楼、广告公司的业务挤压下,找不准自己的出路。
起步:创办摄影工作室
“我爷爷从小就教育我,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出路。”31岁的李路平是湖南永州人,从小喜欢画画。为了学画画,李路平考高中时曾休学一年,后来考大学又复读了一年,年龄也就比同届同学大了几岁。
2005年,李路平考上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并通过努力获得了国内不少摄影比赛的奖项,比如中国平遥摄影新人奖、全国摄影展入围奖等。
大学期间,李路平就开始接一些摄影的活,给一些企业拍摄照片。李路平毕业后留在了重庆,多次应聘无果后,他决定自己开办摄影工作室,还是走上学时的老路子,给一些企业拍摄活动照片。
发展:去年赚了8万元
2009年,李路平靠借来的2000元创办了“目目摄影工作室”。创业之初,工作室条件非常简陋,日常拍摄仅靠另外一名同学的旧电脑和相机。
实际上,李路平的工作还是和大学时兼职一样,依靠大学的圈子介绍业务来维持运营。受摄影器材限制,李路平只能接一些比较简单的业务,去给一些企业拍摄活动照片。对于一些“含金量”高的业务,李路平基本上接不到,一些大公司偶尔忙不过来,才会将少量业务分包给他,但利润也会被分走一半。但依靠过硬的摄影技术,李路平还是逐渐站稳了脚跟,逐渐还清了借款,还购置了新的摄影器材。
2010年,重庆市大力扶持微型企业。李路平顺利申报了微型企业,当年9月底,李路平的重庆三尖摄影艺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公司后,李路平得到了政府资金支持,购买了新的摄影器材。设备的升级,加上过硬的摄影技术,公司的业务开始向利润更高的商业摄影转换。除摄影外,还承接活动摄像和影视制作的业务。目前,李路平的公司资产在10万元左右,去年总收入20多万元,利润有8万元。
迷茫:未来出路在哪里?
除了生存,李路平也在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
“营销手段的欠缺制约了发展。”李路平分析,尽管三尖摄影有公司网站,也参加了一些网络推广,但李路平还是苦于营销技能的简单。“我们不太善于交际,更不懂谈业务的手段。”李路平说,他现在的业务还是主要靠圈子介绍,尽管公司就在西城天街,但从没做过地面推广。
“更大问题是商业定位。”李路平说,由于自身业务所限,目前主要业务还是从广告公司分包业务、企业活动摄影。而这两类业务利润都不高,企业活动拍摄每次费用只有600-800元。
重庆有上千家摄影工作室,还有影楼、婚庆公司、广告公司,大量的同类公司带来的是激烈的竞争。“企业发展要么依靠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要么另辟蹊径,需要新的突破口。”李路平说。
“摄影这行,*赚钱的是婚纱摄影和儿童摄影,另外就是年轻人喜欢的艺术写真。但这些业务早已被知名影楼占据了,他们都有体面的门面、豪华的装饰、高昂的婚纱服饰,我们这种小工作室很难接到这种业务。”李路平说,他也打算办个影楼,但他拿不出至少几十万元的钱来。李路平还想过进军商业摄影,但他的综合营销能力还有欠缺。
“艺术摄影的商业化才刚刚开始。”李路平有些无奈,他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公司生意能够解决温饱,发展壮大却困难重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