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栽历史久远。早在黄帝时代,便有“元圃”之记载。东晋年间,“盆栽”一词始见文字。只是到了唐朝,随着陶瓷制作业的发展,盆栽才从简单的植物盆育,逐渐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品类,倍受皇家青睐,多为文人雅士赏玩。1971年在陕西乾陵(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发掘出土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乾陵陪葬墓之一)“仕女捧送盆景”的壁画,就是这一历史的佐证。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经过无数民间艺人和工匠大师的潜心培育,盆景艺术日臻精湛,流派纷呈,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园中一朵奇葩。
唐苑园艺盆景区,占地12600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盆景制作和养护。这里聚集了30000余盆风格各异的盆景和素材。有古朴沧桑的榆树,隽秀挺拔的罗汉松,来自日本的黑松,争奇斗艳的杜鹃,枝繁叶茂的白杨,千姿百态的紫薇。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那盈尺之间的山水盆景,浓缩着大千世界,野趣横生,如诗似画,使人恍惚于世外桃源之中,遥想千年盛唐不朽的华章……
大量的关中民俗石器是唐苑的又一大奇观。唐苑共收集关中民俗石器80000余件,以明、清、近现代作品居多。有形态各异的拴马桩、饮马槽、石缸、石臼、碌碡、磨盘等。马槽内或植入荷花、睡莲,或植入水仙,碌碡成为盆景几架,石碾铺就观光小道,小道两边缀以拴马桩。每件石器都烙印着岁月的痕迹,凝聚着关中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唐苑还展出有数十件汉代陶器,据工作人员介绍,唐苑共收集汉代陶器上万件,将陆续展出以供游客观赏。在建的青铜博物馆还将展出珍贵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
奇石古树气象万千
奇石是唐苑的主要景观元素之一。美不胜收的40000余件园林奇石,经过台湾造园大师精心布石摆放,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各种自然画卷跃然于石上。巨石之间,灌木丛生,偶尔冒出一株历经沧桑的黑松,或展臂迎客、或直参苍穹,给人以生命,给人以力量。为迎接世园会,唐苑成立专门的筹备委员会,并聘请专业的园艺师,组成一支专业队伍以修园布石,把唐苑修葺成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画卷。
苑内植入40000多棵86种几百到上千年的古树,灞桥垂柳、关中古槐、日本黑松、神农紫薇、百年皂角、千年银杏;也有供游人赏花品实的枇杷树、樱桃树、桃树、杏树。众多树种枝繁叶茂,簇拥成林。游人漫步其间,流连忘返。
庞大的水系和成群的锦鲤又构成了唐苑的一大特色。采用人工蓄水法布下庞大水系,水清澈见底,潺潺溪流、百米瀑布、池塘荷花、湖光树影,恍惚之间仿佛走进当年古都“八水绕长安”中的曲江晚照,成群结队的日本锦鲤畅游其间,追逐嬉戏,生趣盎然。
奇石、盆景、古树、日本黑松、关中民俗石器、锦鲤交相呼应,构建了唐苑在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唐苑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宏大,又有江南园林的灵秀精美,可谓一石一木一胜景,满园滴翠满园香。精美的景致首先吸引了不少婚纱影楼的注意,他们纷纷把唐苑当做了拍摄婚纱照的首选之地。记者在园内采访期间就有十几对新人在这里拍下最美好的回忆。
置身唐苑,遥望对面的白鹿原,心中不禁浮上李白的诗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令人疑心,昔日的上林苑美景又重现眼前。
唐苑将成为2011年世园会分会场之一
据悉,唐苑将成为2011年世园会分会场之一。中国唐苑作为“第二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分会场,成功地举办插花花艺大展,现场演示制作技艺。备受业界关注的“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汇集全国各盆景流派,展示佳作,交流技艺,为世园会做前期准备。目前园内11个四合院式花园酒店,已有2个投入试营业;钢结构框架的国宴厅现正在建设中,所有场馆及景点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园时全部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