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
需求多样性成就产业多样性
文 轩
“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
”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几十年来我们结婚形式大体的演变过程。人们对结婚的形式越来越有想法,想想也正常,马克思恩格斯老人家多少年前就提炼出了经典的理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条件改变了,人的意识也必然跟着发生改变。
意识的改变直接表现在需求的变化上。我们的生活从温饱迈入到小康,物质富足后的精神诉求与满足的来源自然要发生改变,当然了,与其说是改变,还不如说是在一步步升级。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就被称之为“凯恩斯定律”,确实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对婚庆形式需要的多样性这才成就了婚庆产业的多样性。
结婚的主线串起了一个包容万象的产业链条,从婚礼造型、婚礼摄影、婚礼首饰、婚庆用品到婚房婚车、家居用品、婚宴、婚礼策划,甚至包括像将要举办的首届苏州婚庆文化产业博览会这样的婚庆会展,人们对结婚形式的诸多需要创造或衍生出了自己的“供给”。有西式,有中式,有奢华,有简约,有另类、有时尚、有经典,在张扬个性的今天,可以说有一千对新娘新郎就可能会有一千种婚庆的版本。尽管如今“让我们在一起”的代价越来越高,但正是现代人结婚喜欢“大折腾”、“瞎折腾”,婚庆的市场才能如此繁荣,我们的婚庆仪式也才会越来越多精彩纷呈,结婚也才会越来越让人觉得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