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花多少钱
来自瑞士的彼特·库尔特(Beat
Kuert)是热衷于这种综合展览方式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你甚至难以区分这些形式的主次。图片、装置、VIDEO、行为艺术杂糅一处,在当代艺术领域,影像作品的表达和呈现越来越向多媒体以及立体化方向扩展。能将教堂变为舞台的库尔特说,综合展示很昂贵,但他确实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希望每一场都是综合的、立体的,可是受资金限制,有时他也只能选择变通。
重庆摄影师颜正华正在制作自己今年9月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作品。他的展览《佛像》将以照片和雕塑两种方式同时展示。他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摄影和雕塑虽是不同的艺术载体,但其艺术指向却是相同的,‘跨界’所产生的新的空间组合以及价值重组是我追求的目标之一。”谈及费用,他承认,雕塑的成本确实比照片要高出很多。本次展览中的10幅照片均制作成2米高,雕塑5座均为1米,材制是玻璃钢,瓷面是中国红烤漆。目前,这个展览的费用已经花了约10万元,他说之后还要在宋庄展出,如果市场反响好,他会考虑将雕塑做成铸铜,一个成本约为10万元。
当然,这是奢侈的玩法。前阵子在北京的佳能交流空间展厅有个展览,王福春的《地铁上的中国人》。去过那里的人都知道,展厅呈长方形,面积不大,又得考虑到观看效果,展线上的照片挂不了太多。为了营造气氛,策展人马丽亚不仅在照片尺寸、摆放位置下了心思,还特意买了几个类似地铁车厢里的拉手,从展厅正中的屋顶悬挂下来,一个小型车厢跃然眼前了。有好动手的观众还真去体验一下,王福春此时拿着他的小数码就像以往一样站在“车厢”里。据说,这些拉手是从淘宝网上找来的,每个十几块钱。
不同的展览,不同的目的,也就需要不同的“配角”,花多少钱其实倒在其次,重点拼的还是智慧。曾经因为条件不允许,我们将就,现在整体环境好了,我们完全可以讲究。一个新的挑战来了,我们该如何调动力量去完善之完美之,真正地为影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才是值得业界考虑的问题。
传播是有技巧的。作为一种在一定独立空间内布局展示摄影作品的传播方式,摄影展览如何吸引人气也应该是有技巧的。
无论是摄影专业媒体,还是社会媒体,对于摄影展览等常规性活动的报道,除了正常描摹展览本身的内容,摄影家、策展人、主办方的诉求以及展示效果、反响之类外,更多会关注展览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什么与其他展览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往往这种区别于同类展览的“亮点”,常常会成为被媒体放大的新闻点。也就是说,某些影展上配角性质的“花絮”,有时却会成为传播过程中最受关注的地方。仅仅举办一个中规中矩的开幕式后便进入观展程序,其传播效果有时候真不如在展览布置或者配套活动上下些工夫来得更好。
2003年末,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本》大型纪实摄影展览开幕之前,主办单位邀请艺术家专门组织了一次行为艺术表演,200名赤裸上身的民工手拿相机,与众多摄影家面对面互相拍摄。后来,部分策展人和摄影家也以同样的姿态融入这一活动。第二天媒体见报的照片,策展人和摄影家“惊艳一脱”的场景不在少数。尽管《中国人本》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随后数年在全球多个地方巡展,但开幕之时的那场“秀”却对于展览本身的宣传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2006年,一帮重庆摄影家将火锅的全套家什搬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展厅里,来来往往的观展者和摄影界朋友皆可在这里体验一把正宗的重庆火锅。这个展示着十位重庆摄影家作品的展厅开办的火锅流水席,摄影大展期间也要比他们的作品名声响亮。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浙江摄影家张弘在中国美术馆办影展,《失海的渔木》部分的展厅里,专门摆放了一只从他家乡的海边运来的斑驳破旧的渔船,加上现场的音效等,让不少媒体视这种展示方式为新意。
所有人都明白,摄影展览绝对不是根据空间大小将照片做好挂到墙上就万事大吉的。除了考虑场地的容量、作品的尺寸,制作的风格如何与展场氛围、作品内容等吻合之外,还必须得把展场作为一个立体的空间进行全新设计。设计好了,会为展览增色;设计差了,反而会影响展览本身的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