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们看看你的脸。”几百年来,中国的新娘都在红色的嫁妆、红色的花轿、红色的龙凤袍、红色的利是……在一片大红双喜的海洋中羞答答地嫁作新人妇。如今,淡水不少年轻人崇尚“复古”,也喜欢用这些传统的习俗操办婚嫁喜事,跟传统婚俗相关的物品也因此逐渐走俏,淡水南门大街涌现多家婚嫁用品店,被市民称为“婚嫁用品一条街”。
走在淡水南门大街(老街)两旁,婚嫁用品店林立。这些店铺都用大红的“喜”字做招牌,引人注目。记者粗略数了一下,短短的一条街竟有近10家婚嫁用品店,“红水遮”(雨伞)、“衣食碗”、“子孙桶”等传统婚嫁用品应有尽有。
在一家婚嫁用品店里,一个50岁左右的妇女正在陪女儿选购婚纱。她说,现在的婚纱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幻衣裳,而是可以随着自己个性和喜好定制的礼服。老板娘介绍说:“以前配备婚嫁用品非常麻烦,要逐项请教懂礼仪规矩的老人家,因为年轻人基本上都不懂。现在到市场上转一圈,大到红皮箱,小到针头线脑这样的东西,都能一次性配齐。对于不熟悉传统婚俗礼仪规矩的顾客,我们还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
一个喜盒200元左右
记者还发现,市场上还出现了吉祥嫁装套件,揭开盖在红脸盆上的纱巾一看,基本上婚嫁要用到的所有小物件,如拖鞋、牙膏、毛巾、洗发水等,里面统统都有;过去经常见到的老式暖水壶、煤油灯、柏叶、红带也有。这个喜盆的价格在200元左右。
另一家婚嫁用品店的老板也告诉记者,今年是双春兼闰月,赶在年底之前结婚的年轻人非常多,店里的婚嫁用品销量大增。因为方便而且有多种选择,讲究传统婚嫁习俗的准新人都会到这里配备婚嫁用品;惠城区、深圳等地来的顾客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