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齐地的、拖尾的;礼服,中式的、西式的。一场婚礼下来,新娘要换的“嫁衣”不少,为此要花费的“银子”也不少。农历七月,依据闽南风俗是不适宜结婚的月份。今年恰逢闰七月,这两个月来结婚的人少了,置办“嫁衣”的人却不少,原因是很多新人都把婚期往后推延。
旺季一月接婚纱订单几十张
“八、九两个月本来就是销售婚纱的旺季,这是因为选择在秋天结婚的新人多,而他们往往会提前一两个月开始置办‘嫁衣’,不管是向影楼租用,还是到商场购买,或者通过网络订购。而今年因为‘鬼月’有两个的缘故,新人更是纷纷把婚期推后,因此这个月以来买婚纱的人就特别多。”小秋是上海某品牌婚纱在厦门的代理商,通过在网上发布消息,吸引即将结婚的网友到她的试衣间看婚纱和礼服,为她们量身定做。由于这种方式目前在厦门还比较少见,一开始她的生意并不顺利。然而,8月份以来,她已经接到了几十张订单。
婚纱为何流行起订做?小秋的看法是:“以前结婚大多数人都是租用婚纱,因为再漂亮毕竟也只穿一次;后来越来越流行买婚纱,也是因为只穿一次,放在家里保存起来,可以把美好的回忆留下;现在开始流行订做婚纱,还是因为只穿一次,一定要合身完美才行。”
据了解,婚纱销售在厦门可谓“遍地开花”,形式不一,品质不一,价格也不同。厦门本土的婚纱企业如“雷妮”“蓝瑞”“双双礼服”,往往在一些商场设置店面进行销售,也提供订做服务。但整体而言,厦门婚纱的主要来源却是苏州、广州、杭州和上海。这些地区的婚纱市场较为成熟,进价成本也较低。七、八月以来,这些婚纱店的销售情况都不错。
厦门姑娘爱红色
外地妹子挑新款
“一场婚礼下来,讲究的新娘往往要换上好几套‘嫁衣’。首先是夫家来迎亲时,新娘一般选择齐地的婚纱;接着是在酒店迎宾,走红地毯进入礼堂的时候,一般选择拖尾的婚纱;到了敬酒的时候,往往会穿中式礼服,比如红色的改良旗袍;最后是送客的时候,可以穿西式礼服。”小秋称,到她的试衣间看婚纱的新人一般都是成双成对地来。如果准新郎没来,则往往是女友或者娘家人陪着来。
她们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身材较胖的准新娘,希望精致的裙摆可以转移宾客的注意力;身材瘦高的准新娘,则喜欢一些剪裁简单贴身的礼服。特别的是,厦门姑娘往往比较保守,偏爱一些红色的中式礼服,以图吉利;外地妹子则比较新潮,往往对一些款式新颖的婚纱情有独钟,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专门挑选“超短”款的婚纱。
漳州籍的小杨上个月通过网络一口气订做了三套“嫁衣”,两套礼服,一套婚纱,其中一套礼服是为伴娘置办的,惟一的要求是,不能比自己的礼服抢眼;安徽籍的小李是厦门一家外企的白领,在她看来“即使没有婚礼也要有婚纱”,于是到商场买了一套婚纱,甚至舍弃影楼提供的婚纱,只穿自己的婚纱到海边拍婚纱照。
“老妈说结婚要用红衣服压箱底,我却想用白色的婚纱压箱底,所以,一定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婚纱。”厦门姑娘小陈说,她的很多朋友现在都倾向于穿自己的婚纱举办婚礼,因为“干净、合身、价格也还可以接受”。幸运的是,她们都得到了准新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