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选片增加负担
昨天,记者从米兰、巴黎、千子晨等沪上知名影楼了解到,他们没有因为昆明这个案子而改变婚纱摄影套餐的内容,所有的套餐都对制作照片的数量有明确规定,而其余的照片消费者如果需要拿回可以通过购买取得。
“我也拍过婚纱照,当时还出了600元钱买了10张底片”,市民李先生说,拍了照片后,作为消费者却拿不到自己肖像的底片,心里实在很别扭,如果要底片还得花钱买,这完全是一种强制性消费。
照片归谁无法一刀切
入册外的照片,需要购买取得,这样的行规究竟有没有道理?为此,记者咨询了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
据介绍,除了《合同法》外,《云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有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服务后,应当将全部照片、底片、数码相机存储的数据资料交付消费者,不得自行保留和另行收取费用”,而《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并无这一明确说法。根据《著作权法》,影楼拥有婚纱照的著作权。其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对此,消保委相关人士也指出,影楼拥有的著作权以及消费者拥有的肖像权,其实在这类问题上是互有叠加的,所以,照片所有权归谁所有,根本无法一刀切。
给备选照片设“上限”
“建议由行业协会牵头,给影楼提供备选照片设立了一个数量上限,这样对消费者是一个负责的态度。消费者即便全要了,价格也不至于太离谱。同时,对于选剩的照片,消费者则应该在签订合同时对自己的肖像权予以保护。如约定:影楼仅享有对于摄影作品的署名权,对于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影楼必须在取得甲方的书面同意后方可行使。”在目前还没有暂行规定的情况下,卞俊给消费者这样的建议。
链接
当前婚纱照隐形陷阱
服装升级
原本定的是3500元的套系,结果拍完照,选好照片,不知不觉就升级到1万多元。眼下,影楼大都把服装按区域划分,部分工作人员会在消费者挑选衣服的时候推荐更高级别的区域服装,不少消费者抵挡不了诱惑,只能乖乖买单。
选片时加照片超级贵
为了保证效果,影楼都会拍很多照片给顾客选择,但大都事先约定,超出订单部分的照片是要另外加钱的。事实上加片超级贵,如果实在想留念,还不如以后到其他不同风格的地方再拍,不必拘泥于一家店的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