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新娘许女士告诉记者:“经过摄影顾问的讲解,我选下一个价值2299元的套系。但按摄影顾问的说法,我们享受的是2600多元的套系,由于朋友关系才做优惠。不了解行情的人还以为真的是朋友对自己的照顾,可哪里知道,十几分钟后又有一对新人拿着定单来拍照。我拿自己的订单跟他们的一比较才知道,摄影顾问所说的只有我们才可以享受得到的优惠套餐他们也有,而且他们比我们还多了一张24寸水晶照。”
偷懒:选五个外景只照俩
“拍照前和店家讲好了外景拍摄的景点数,可实际并不吻合。按照约定,要到科普公园去拍四到五个外景。可谁知到了以后,摄影顾问安排摄影师在两处景点拍摄几张后便准备返回,摄影顾问解释‘只要照片有供选择的余地就可以了,这些也用不完。’既然只需要两个景点,那为什么当时不讲清楚?”许女士无奈地说。秘密:一锤子买卖能宰就宰
“拍婚纱照,多数消费者一生只有一次,多花点钱也不会计较,一些影楼也认为婚纱摄影只是一次性的生意,因此能宰就宰。”某婚纱影楼的赵经理向记者透露。他建议消费者,拍婚纱照之前,应货比三家,比较各家的摄影效果。在签合同时,要细看合同的每一条款,弄清每一条款所表达的意思。内容包括拍照的婚纱和礼服套数、化妆造型的款数、入册相片的张数、不入册样片购买的价钱、挂墙相框的大小和材料、相册的尺寸和制作效果、喜日婚纱是否免费借用以及借用多长时间等内容。消费者可按实际需要予以增减,并在支付定金前在合同上写清楚。不要相信任何口头承诺,并且保留所有收费单据,为日后维权提供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