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好,似乎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Inception是“盗梦空间”的英文片名,在影片里,这个单词得到了一个很恰当的解释—“植入”。片中,莱昂纳多饰演的“盗梦者”本就做着一行超乎想象的生意,就是为他的客户盗取目标人物潜意识中有价值的想法,从而帮助客户断定该人物下一步的战略决策。而最终,他又接受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改“偷”为“放”,即把特定的想法通过梦境“植入”目标的潜意识,并由此达到操纵对方未来决策的目的。
仔细想想,其实这种“想法的植入”或许就是我们一直所梦想的管理之“最高境界”。如果真的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在组织成员的意识中去“植入”理念,那么组织中行为的一致性便不再需要由外而内(Outside-in)的管理干预,而完全会变成由内而外(Inside-out)的主动行为。在这样的境界中,管理者似乎就不必再为“行为改变(behavior modification)”去煞费苦心,而只需要考虑如何能够创造最理想的理念,种下思维的种子就可以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通过影片中那一系列手段来为员工“植入想法”。一方面是科技不允许,另一方面是道德不允许。但电影中所描绘的那种“想法植入”的过程,或许能为我们在给员工“造梦”的道路中点一盏明灯。
员工效力于企业是需要管理者为他们“造梦”的,只有在他们拥有“梦想”的前提下,他们才肯于为组织贡献自己的能力并发掘自己的潜力。如若不然,工作便只不过是“当和尚撞钟”的“营生”罢了,也就很难讲什么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拥有战略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战略目标能帮助企业确认愿景,而愿景就是为员工“造梦”的基本材料。)
在“盗梦空间”中,“造梦”是与目标人物建立“潜意识连接”的平台。只有在造梦者造出丝毫不会引起对方怀疑的梦境时,盗梦者才会有“偷取”或“植入”想法的可能。在管理过程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管理中的“造梦”其实是在组织的“主流意识系统”和个人的“主观意识系统”之间搭建平台,创造接驳的可能。如果这种“接驳”不能够实现,那员工就不可能被激发主观能动性。从而与之相关联的 “主人翁意识”或“企业公民意识”等也就自然无从谈起。
要实现这种“接驳”,也需要管理者能把企业的“梦境(企业愿景和价值观)”制作的如员工自己的“梦境(个人理想和价值观)”一样,让二者和谐无缝,甚至彼此难辨。这样,与之相呼应的“企业文化现象”和“管理行为方式”才能够被员工所欣赏,从而达到“意识激励”的作用。而这种“意识激励”作用,就让管理中的“理念植入”成为了可能。原因很简单,每一次激励都会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烙印,而这些烙印结合起来就会组成思维的引渠,成为“主观意识系统”中“想法”酝酿和流动的脉络。
这种你我不分的梦境如何创造?正如“盗梦空间”中的情节,你要为一个人造梦,就要事先做好功课,熟悉他(她)的思维方式、意识特点、性格特征、经历背景,等等等等……了解一切你能想到的元素和因素,然后你才有可能为他(她)造梦,影响他(她)对未来的选择,让他(她)选择和你的组织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