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累了,可以休息睡觉,如果员工职业倦怠了怎么办?
什么是「职业倦怠」?翻成英文是「burnout」,意思是精力殆尽,因为负荷不了工作而引发的疲惫不堪。常见的状况有「情感衰竭(没有热情)」、「去人格化(刻意冷漠、敷衍)」、「无力感」。严重的话,会出现许多生理症状,包括觉得累、肩膀容易酸、头痛、容易焦躁生气、情绪低落,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不是生病、却不太健康的状态。
倦怠不是病,但得了倦怠,万事就成灰烬。可是,为什么上班这么累?心理咨商师许皓宜解释:「其实,是你的心累。」
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动机可以引起人的兴趣、热忱,帮助情绪和生理的自我调节。当动机消失,丧失工作的兴趣,却又不得不为时,厌倦、疲惫跟着找上门,工作效率接着低落,形成倦怠的恶性循环。
倦怠不是换工作可以解决的
倦怠、受不了职场压力,*简单的方式就是「离开」。但重新开始真能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冲动,不仅无法解决倦怠问题,还可能两败俱伤。
全职工作至今有13年,却换过9个工作,对许皓宜来说,她的职场倦怠经验,常常来自「犯小人」。
许皓宜曾在学术圈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学术圈就像封闭的白色巨塔,每个人为了求生,竞争手段十分激烈。那时许皓宜刚拿到博士学位,按照规定可以升等助理教授,但主管却告诉她:「你不能升等,因为你的教学成绩不合格。」
许皓宜心想,「学生打教学评量给我的分数都很高,怎么可能不及格?」她以此反驳,主管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当下许皓宜也不想多做澄清,劈头就说:「我不干了!」
那时许皓宜所在的单位,请假进修依规定要回校教书,如果违约就要赔钱,她算算要赔20万左右,都做好心理准备豁出去了,但主管竟说:「你要赔80万!」
这种漫天喊价,彷佛要逼迫冲动的许皓宜低头。受不了不公平对待的她,毅然决定离开,为此甚至经历很长一段不愉快的官司,忍受外界流言蜚语。
「但是换了几次工作,都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当时觉得自己很倒霉。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都是你遇到这种问题?』这句话像是点醒我一样。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性格中存在很多瑕疵,而这些瑕疵,让我不断陷入职场纠纷。」许皓宜说。
换了9份工作的许皓宜才明白,「倦怠不是换工作可以解决的」,一定要知道两件事:一是换工作一定要想清楚理由、为什么。二是检讨自己获得的力量,远比检讨别人要大。
有时候换工作,不是因为真心喜欢下一份工作,而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如果在没有想清楚为什么的情况下,转职失败,便容易出现职场「卡卡族」「跳槽族」,找不到真心喜欢而迷失在其中。
如果想要找更好的工作,却因此忽略自己想追求「更喜欢的生活」。更好的工作,不等于更喜欢的生活。那么,我们怎么样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了解倦怠,才有办法改变倦怠
倦怠是有意义、有原因的,唯有察觉、醒悟,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才有办法改变。
有时候不见得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人际关系、组织氛围让人感到厌烦。你必须要找出痛点,才能重新回复到享受心流(flow)的状态,对正在做的事情有高层次的喜好,一旦投入就忘记时间与空间。
许皓宜这4个月来瘦了10几公斤,面对镜头不再自卑。许皓宜说,身心是连结的,如果你很容易把外在收进内心,就容易过胖或过瘦,这就是压力。
但这几年来许皓宜开始整理自己的内心,把心里的情感负担厘清,让出空间给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写书、教学、拍纪录片。甚至在某次签书会上唱歌,满足了一直以来想当歌手的梦想。
现在办公室的矛盾,很多时候是因为企业追求绩效,让原本工作带给人们的内在满足,却随着工作资历增加而消耗殆尽。上班族成为卓别麟《摩登时代》电影,人类配合速度愈来愈快的机器,变成一出滑稽剧,陷入深层的疲倦。
但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这世界会打击每一个人,但经历过后,许多人会在受伤的地方变得更强大。」在倦怠社会成为常态的***,如果我们愿意看见自己的倦怠,弄清楚原因后去产生改变,是否就能疗愈自己的倦怠了呢?
7大痛点,检视自己的职业倦怠
许皓宜用心理学的概念,整理出职场中可能让人感到提不起劲的七大痛点,在工作提不起劲时,我们也可以用这七个指标来思考自己。这是一段从「纯抱怨」进而不断「自我对话」,直到发现自己究竟「想要透过工作获得什么?」的历程。
□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学不到新东西。
□我的工作没办法实现人生的梦想(理想)。
□我在工作上没办法获得自己的肯定和别人的尊重。
□我在工作上没办法获得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
□我的工作没办法给我合理的报酬,让我没什么安全感。
□我的工作不够稳定,而且让我过于焦虑,几乎超出可以负荷的范围。
□我的工作让我没时间进行其他休闲活动,或者损害我的健康。